close

520) this.width=520">

太喜歡這部片了,寫實中帶著濃厚的人情味,有好幾個場景還讓我想起跟媽媽之間的相處呢!


(以下有雷)

故事開始不久,便是貴姐(鮑起靜飾,圖一左)跟婆婆(陳麗雲飾,圖一右)的簡單生活剪影。貴姐在超市工作,負責蔬果區的進貨、包裝。那半透明的門簾我好熟悉,因為家裏附近的頂好超市門簾也長一樣,看完只覺得,真的是好平凡的一個普通人。

接著是婆婆。花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描繪她半天的日子:到市場買10塊錢的牛肉,回到家燒開水、洗菜、炒肉、炒菜、吃飯,接著發呆,傍晚又開始同樣的動作:炒肉、炒菜、吃飯。

怎麼光是看婆婆這段,我的眼淚就無法克制地掉下來了呢?電影才剛開始,甚至對白也沒說過幾句耶。我想是因為我感覺到,婆婆真的好孤單。沒有人可以說話,為了吃飯而吃飯,日子沒什麼意思卻還是得這麼過下去。

鋪陳了貴姐跟婆婆兩個人各自的生活後,接下來便是他們的相識、相知,也許生活並不富足,但感情卻是豐盈的。友誼一點一滴累積,但如果沒有貴姐的主動,我想,他們只會是陌生人,「遠親不如近鄰」這句話,再次得到了驗證。

記得貴姐跟婆婆第一次在電梯前分開,婆婆甚至冷淡地連再見都沒說,後來婆婆拿著貴姐送他的沙拉油,她雖然沒有道謝,心卻開始柔軟了,接著貴姐幫忙她搬電視、陪她看孫子,他們成了好朋友,最後他們一起過中秋節,比親人還要親近。

我很喜歡貴姐跟婆婆之間的互動。「唉呀,不用啦!」婆婆拿著貴姐給她的沙拉油時,心裡到底想些什麼?是施捨,同情,還是幫忙?「我先幫你收下啊。」是貪財或善體人意?有時做了些事,真的也很難分辨是為了什麼。其實也沒必要分清楚,只要感覺到對方的善意,回報了自己的信任就好。

最似曾相識的場景,一個是貴姐的兒子張家安(梁進龍飾,圖三)拖地,一個是貴姐幫兒子剖榴槤。

我想起小時候,假日時幫媽媽拖地,用的就是那種可以扭乾拖把的水桶,而且,我也跟張家安一樣,會把桶子放在廁所裡唷!

我不敢吃榴槤,可是片中的情節也曾經發生在我跟媽媽的身上。記得有次我拿刀「殺」鳳梨,結果怎麼都弄不好,媽媽在旁看不下去,接手過去後三兩下就搞定了。

我其實不大知道怎麼跟媽媽溝通。這點跟張家安還真是像極了耶。媽媽叫我早點回家,或者多穿件衣服,我也會跟張家安一樣答「喔」,只是可能多加個「好啦!」(Orz)

至於親人,我覺得,有時他們就是你痛苦的來源,就像婆婆,雖然她有孫子,可是就是見不到他的面,你又能怎樣呢?貴姐的親戚多,人多嘴雜,她的環境又沒有他們好,相處起來辛苦是一定的,可是也不是全然的不愉快,她的母親心疼她一直以來的付出,她的哥哥還是知道感恩圖報,想著將來要把張家安送出國去。

這部戲裡,我最喜歡鮑起靜,她的演技好好。看完電影後認真回想,上次看她演戲應該是亞視的《穆桂英》(陳秀雯版),好久以前的電視劇了,而且以前看她都不是主角,這次她真的很有發揮,尤其是她的眼淚,讓人搥心肝啊!

生活再怎麼辛苦,貴姐總是樂觀以對,但免不了有軟弱的時刻。當她聽見婆婆交代身後事時,她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。當她把死去丈夫的褲子拿到垃圾桶時,想起當初的痛斷肝腸,仍不免黯然神傷。在先夫的告別式上,她似乎怎麼痛哭也無法排解哀傷。

尤其是她自己一個人拿褲子下樓要丟的那段,心情轉折真的很細膩。一開始看到兒子把褲子拿出來時,她看起來很平靜,但心裡其實有些不知所措吧。接著她帶著褲子下樓丟進垃圾桶,卻不捨得就這麼扔了,回想過往,心又抽痛了一陣。最後她想了一想,還是把它撿起來折好,放在垃圾桶上。

到了貴姐的年紀,已經知道這東西用不著,不需要留著了,可是她也沒辦法就這樣丟掉,於是把它放好,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撿去穿。不必等海枯石爛來證明,甚至什麼都不需要說,感情就藏在這樣的小事裡啊!

還沒看這部片前,它的英文片名《The Way We Are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。跟一部舊片《The Way We Were》(台譯:往日情懷)差一個字,但意思完全不一樣,有種「我們就是這樣」的感覺,雖然日子普普通通,情意卻真真切切,不容置疑。

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hkextra.com/news/apple/sub_main.php?iss_id=20080317&art_id=10872104
http://app.atmovies.com.tw/movie/movie.cfm?action=filmdata&film_id=fthk71233499

520) this.width=520">

520) this.width=520"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ium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